- · 《水利规划与设计》栏目[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数据[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收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征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刊物[05/29]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供需两侧多元化发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能源转型发展论坛暨国网能源研究院成果发布会上,专家学者聚焦能源转型发展,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低碳安全保供”为主题,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能源转型发展论坛暨国网能源研究院成果发布会上,专家学者聚焦能源转型发展,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低碳安全保供”为主题,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力市场及价格机制、能源电力供应安全及未来供需形势等内容。国网能源院在会上发布了《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和13部能源与电力分析系列年度报告等研究成果。
▲能源电力深度脱碳情景下2020~2060年各类电源装机容量
▲我国2020~2021年10月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统筹谋划能源电力保供与降碳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年初以来,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带动能源电力需求较快增长,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导致化石能源投资和供给能力不足,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高。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能源电力短缺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在发布会上提出,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绿色低碳常被称为“不可能三角”,是能源系统很难同时实现的三个目标,而我们所呼唤的未来新型能源系统必须逐步实现这三个目标,使之成为“可能三角”,才是高质量的能源系统。
“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电力保供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强调,要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反思能源电力短缺情况,统筹谋划能源电力保供与降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有必要针对化石能源和煤电的定位、新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究,坚持系统观念,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供需两侧多元化发展路径。”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运洲表示。他认为,传统能源发电仍是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主体,新能源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应对能源紧缺,世界各国处置这类危机具有相通性,需要市场与行政手段两手并用。
对于如何推动降碳从政治共识到技术实践,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高级顾问李俊峰认为,要重点研究4个问题:转型过程中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的关系、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如何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协同推进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与化石能源清洁利用
此次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快速激进退出化石能源,将带来能源供应风险,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能源消费规模巨大,从未来保障能源供应的视角来看,既要考虑增量能源需求更多地以非化石能源来满足,又要在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采取综合举措,优先推动庞大的存量化石能源安全有序地清洁化利用,再平稳渐进地过渡到存量替代的阶段。
在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显示,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源快速发展,预计2035年前后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2045年前后发电量占比超过50%。为解决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电力、电量平衡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更需要统筹推进各类电源协调发展。受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影响,新能源发电出力波动大,与负荷特性匹配程度较差,低出力与负荷高峰叠加将导致电力平衡困难。据研究测算,按照已确定的各类电源新增规模,2025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电力和电量均有一定缺口,因此还需要安排一批煤电。
在会上发布的系列年度报告之一《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11亿千瓦煤电机组多处于“青壮年”时期,约9亿千瓦为高参数、大容量煤电机组。相比新能源发电,煤电能量密度大、出力可调节,具有保电力、保电量、保调节的兜底保障作用,在电力保供中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
张运洲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并不意味着近期不发展化石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降碳也不等于简单地去煤电。煤电机组经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改造后即可成为“近零脱碳机组”,也相当于清洁能源。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快脱碳技术进步与应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行业推进碳减排的重要物质基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能源电力行业抓住机遇、顶住压力,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时期。此外,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能源电力除传统要素属性外,产业属性更加明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程度更强,在产业升级和就业拉动等方面的作用越发突出。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zonghexinwen/2021/121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