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利规划与设计》栏目[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数据[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收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投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征稿[05/29]
- · 《水利规划与设计》刊物[05/29]
浅谈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或者就地发展城市,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区域,其土地性质和人口性质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模式下,小城镇的城市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或者就地发展城市,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区域,其土地性质和人口性质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模式下,小城镇的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交错发展,城镇融合了乡土景观的田园气息和地域文化,加强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的关系
1.1 时空性
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和景观空间的形成过程与乡土景观的演变过程类似,都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到历史、自然以及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是在充分考虑乡土景观以及当地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的,一方面,小城镇规划以乡土景观为基础,受到乡土景观的制约。另一方面,小城镇规划发展促进了乡土景观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了时空上的耦合关系[1]。
1.2 功能性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小城镇规划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功能方面,小城镇建设为乡土景观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不仅满足了牧农村城市化发展需求,也为乡土景观提供了发展空间。小城镇规划在为牧农村居民提供现代化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形成了现代化的审美,对原有的牧农村景观进行改造和探索,并将原有景观中舒适、合理的部分保留下来,这种架构方式使得乡土景观和小城镇规划在功能设计上有了耦合,能够充分利用牧农村的特色景观,使之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1.3 发展性
小城镇发展模式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产物,小城镇能够带动乡土景观不断发展,在继承原有景观元素的同时发展出更多新型优质乡土景观,能够带动乡土景观在空间功能、审美取向和文化职能上不断优化发展。将乡土景观融入小城镇发展规划,打造生态可持续景观,使其获得创新发展,这种模式体现了两者在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上的耦合关系[2]。
2 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的措施
2.1 对城镇化进行科学规划
实施有效的城镇化建设,需制定科学的规划。首先,需尽量提升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设置,实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先对实施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了解,系统分析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形成企业效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其次需针对已形成的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尽量提升产能优势。最后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以生态理念作为指导,将工业区的位置合理规划,避免工业生产对环境构成不利影响。工业区应远离城市风口和旅游景点,避免对环境条件薄弱地区产生过大的破坏,同时也需注意工业生产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3]。
2.2 全面构建区域城乡联系纽带
为避免城乡关系失调、区域竞争力下降的趋势延续,介于大城市和广大乡村两者间,培育和壮大小城镇的规模与实力尤其关键。有别于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吸附作用、小城市与广大乡村的竞争关系,将小城镇空间载体作为重要的城乡联系纽带,承接大城市部分功能转移,并吸纳乡村地区就地城镇化人口,提供必备的公服配套,最终形成“大城市-小城镇-广大乡村”要素联动、层次清晰的城乡共荣发展新格局。显然,形成高效互联的城镇乡层级网络,构建新型城乡格局体系、理顺三者的发展逻辑,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后半场政策红利延续的支撑点与发力点。
2.3 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城镇是城市与集镇的合称,城镇属于小城市和小规模商业基地,与乡村地区相比,城镇商业、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更为完善。全面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工作,首先,应重视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构建集乡村-城镇-大城市一体化产业链。目前,部分小城镇建有完备的花卉基地、蔬菜基地、商品粮基地、乳制品基地和肉制品基地,乡村民众可以将自己种植的花卉、蔬菜、粮食以及所生产的乳制品、肉制品送往城镇基地,城镇周边居民能够参与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培育工作,城镇基地会将特色产品输送到大城市,全面提高产业链效益,增加民众收入。
2.4 要加强环境管理
产业结构设置失衡、大量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是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直接因素。因此需客观认识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不能盲目追求城镇化建设效果,而忽视对环境产生的不可逆的影响,应更为注重建立科学的环保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环保管理机制。以相关政策为指导,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发挥环保机构的职能作用。建立长效的环保管理制度,将小城镇的环境污染进合理转移,提升工业生产项目的审核标准,严谨实施对环境构成较大污染的项目。应调动全员共同参与环保工作,加强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监督与维护力度,从而实现公众全面参与环保的实施与管理。
文章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网址: http://www.slghysj.cn/qikandaodu/2021/0727/811.html
上一篇: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探讨
下一篇:研究智能配电网规划目标及技术原则